发展乡村学前教育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2022-02-14 09:35:23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唐卓婧]
字体:【

钟昌振 曹紫杨 蒋小良 肖学建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前教育作为奠基性教育,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办好学前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补齐乡村教育“短板”,特别是补齐乡村学前教育这一“短板中的短板”,成为新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的历史时期下的任务与使命。而聚焦学前教育服务体系“末梢”,办好村级幼儿园,让乡村儿童“有园上”“上好园”,是落实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

扩大资源供给,构建“广覆盖+保质量”的乡村学前教育服务体系

以灵活多样的办园方式,实现“广覆盖”。根据各村地理位置、距离远近、经济条件、适龄幼儿数量和可用师资数量等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办园,补齐乡村学前普惠性资源短板,逐步实现乡村学前教育资源全覆盖。

以软件“高标准”弥补硬件“低标准”,实现“保质量”。为解决地方政府,特别是巩固脱贫地区政府的财政经费不足问题,可适当降低村级幼儿园硬件建设标准。鼓励高校、教科研单位和城镇优质园结对帮扶乡村幼儿园、边远欠发达地区幼儿园,通过转变办园理念、提高教师素质、优化育人方法等途径,在降低乡村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的同时,以高质量的“软性”条件保障乡村学前教育质量。

以乡(镇)中心园为枢纽,实现资源共享。以乡(镇)中心园为责任主体,以所辖村级园为服务对象,建设乡村学前教育资源管理中心,实现课程中心、教研中心、管理中心三大功能统一。

强化师资建设,打造“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学前教育教师队伍

师资补充多元化。加大学前公费师范生培养力度,并在公开招聘、特岗教师、公费师范生等主要补充渠道之外,积极采取巡回支教、顶岗实习、志愿者服务等临时性补充方式,多渠道填补乡村幼儿园师资缺口。

师资培训实效化。加强对村级幼师的定期培训。培训内容紧密结合实际需要,以村级幼儿园环境创设和游戏组织设计为切入口,强调实用性和实效化。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教研活动培训,帮助村级幼儿园教师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师资待遇同等化。由于历史和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学前教师队伍编外教师数量多、占比高,乡村学前教师队伍建设不容乐观。乡村较差的环境条件更降低了乡村学前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因此,在推动落实公办园教师编制核定工作,单列幼师编制系列,制定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标准之外,还应保证乡村学前教师队伍中的编外教师在招聘程序、报考资格、工资待遇、职称评聘等方面等同在编教师,并将其工资待遇纳入财政预算使之有保障,建设一支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乡村学前教育教师队伍。

融合乡土文化,形成“有特色+有质量”的乡村学前教育质量名片

努力构建“有特色”的乡土学前课程资源。加强村级园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依托有利的乡村资源环境,利用当地具有独特地域特点的乡土资源,如民族习俗、民间游戏、儿歌童谣等,将地域文化和乡土元素融入课程,大力开发具有乡土特色、生成性的园本课程,既能解决村级园教师面临的课程资源匮乏难题,又能让幼儿在熟悉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儿童观察、动手能力,让乡土学前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成为提高乡村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

积极探索“有质量”的乡村幼教模式。因地制宜,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自然现象或者生活片段创设为教育内容,将教育与生活相融合、与环境相结合、与个体特性相契合,能激发幼儿主动探索能力,提高教育质量。

(作者分别系湖南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长沙师范学院讲师、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级教师。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决策咨询专项课题“教育巩固脱贫成果的关键问题与长效机制研究”(课题批准号:XJK21JCZD01)成果)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