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村:三张“药方”拔“穷根”

驻村当年,帮扶工作队立足该村实际,组织成立林丰缘种养合作社,引进成熟的农业产业公司,实施“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先后打造70亩高山蔬菜大棚、150箱林蜂养殖、30亩天麻及七叶一枝花等林下中药材种植。84户村民入股合作社成为股东,其中贫困户60户,优先安排贫困户务工。

2020-10-10 16:24:52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沈礼]

蒲塘有“路” 心中有梦

“搭帮帮扶工作队和村干部,孩子才能坚持读书考上大学,我们家这日子才越过越有滋味。”夏湘恺说,如今村里户户通村路,家家有产业,建学校、改旱厕,住上安全房、喝上放心水,村子“颜值”高了,幸福感节节攀升。过去送出去读书的孩子都跟着父母回来了,村里越来越有人气。

2020-10-10 16:22:15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沈礼]

青山犹盼燕归来

“黄诗燕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邓立佳聆听报告后说,黄诗燕把所有心血和生命献给了脱贫攻坚事业,用无悔的奋斗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杰出代表。我们要以模范人物为榜样,立足岗位作贡献,主动担当勤作为,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污染防治攻坚战中践行初心使命。

2020-10-10 16:20:50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沈礼]

客家山歌甜心坎

“以前主要是道路等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方向不清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张奕介绍,2018年10月进驻以来,工作队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大走访,对长江村产业构成、基础设施、区位状况和风土人情进行深入摸查。发现村里资源特点不明显,各种产业分散,必须走出一条长效发展的致富路。

2020-10-09 21:11:01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沈礼]

“武夷山村不再羡慕城市”

10月1日,汨罗市汨罗镇武夷山村村民杨细文搭台唱戏,入住别墅。至此,该村北托片规划集中建设的181栋别墅,已完工105栋。杨细文骄傲地说:“我们北托片村民不再羡慕南托,武夷山村不再羡慕城市!”住在别墅间,乐在社团里,幸福在基层治理的成效中显现。近几年来,武夷山村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模式,打开了老百姓幸福生活的广阔空间。

2020-10-09 21:05:30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沈礼]

老木屋重燃烟火气

这是文田镇最大的贫困村,过去交通闭塞,水电不通,生活水平落后。2017年驻村帮扶工作队进村时,石燕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206户680人。3年里,石燕村修起了40余公里的公路直通村组,11处饮水项目连接家家户户,3个种养合作社蓬勃发展。2019年底,全村实现脱贫出列。

2020-10-09 20:59:32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沈礼]

泉水叮咚响 鱼虾引客来

致富路上,不忘贫困户。“村里争取到村级集体产业发展资金50万元,投入炎帝龟鳖养殖合作社,年分红5万元,全部分给贫困户。另外,9户贫困户通过个人小额贷款共投入41万余元到合作社,年分红4.1万元。”驻塘旺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李其敏介绍,村里大力发展农家乐、民宿等,吸收贫困户务工,增加收入。

2020-10-09 20:49:53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沈礼]

屋场会上,红薯干唱起主角

“屋场会”这种群众工作法,在涟源市由市委政法委牵头,自去年全面铺开以来,已召开1万余场。涟源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李志龙介绍,该市正在进一步推动“屋场会”与基层党建、村民议事会、网格化服务管理相结合,让干部下沉到村组屋场,让政策宣讲深入到村组屋场,让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工作有更多的理解、更大的支持。

2020-10-09 20:46:21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沈礼]

小锥栗,成就大气候

“我们要让锥栗产业在洛塔乡扎下根,成为长效的致富产业。”对于如何布局锥栗产业,天心区帮扶工作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泽果村45岁的贫困村民王正双,父母生病,加上两个孩子读书,生活十分困难。看到锥栗示范园取得成果后,他怦然心动,主动向工作队提出要发展锥栗产业。

2020-10-09 20:33:07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沈礼]

脱下黑衣换绿装

为解决村民饮水难,冷水江市统筹办驻村帮扶工作队先后筹资80余万元,协助村里维修、更换自来水管道3000多米,还拓宽10组扶贫公路,安装太阳能路灯,修建文化广场……11年前嫁进木杉坳村的唐叔荣,在村里玩具组装厂务工,利用零散时间赚钱补贴家用。今年初受疫情影响,部分在外务工的村民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村里短时间办起玩具厂,组织闲赋在家的村民务工就业。

2020-10-09 20:31:53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沈礼]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