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负耕耘 时光凝练品质——醴陵市县域经济发展观察之三

2023-12-08 17:50:14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唐卓婧]
字体:【

杨兴东 龙钰鑫

位于醴陵的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墙上一幅标语引起参观者的共鸣:岁月不负耕耘,时光凝练品质。选泥、做坯、修坯、精洗、素烧……在成型车间,工艺师们正在进行“彩绘”工序中让人啧啧称奇的“勾线分水”,随着画笔轻轻一勾,素坯上慢慢地“开”出了一朵朵鲜嫩的花。同行者不少人感慨,在快节奏的时代,能够沉下心来钻研传统技艺殊为不易。

《周礼·冬官考工记》记载:“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精湛的技艺是工匠的立足之本。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景德镇市考察调研时,同非遗传承人亲切交流,赞赏他们的手上功夫和工匠精神,鼓励他们秉持艺术至上,专心致志传承创新。唯有匠心,不负光阴。陶瓷是中国独创发明之一,已有4000余年的历史。与景德镇陶瓷一样,醴陵陶瓷有着悠久传承,始于汉、兴于宋、盛于清,至今已有近两千年历史。一代代陶瓷匠人的坚守与奋进,成就了今天的“瓷城”。

陶研所是醴陵陶瓷发展史上的“黄埔军校”。陶研所的前身可以追溯到百余年前,1905年、1906年,秉承熊希龄先生实业救国梦想,“湖南官立瓷业学堂”和“湖南瓷业公司”先后在醴陵成立,并聘请景德镇的技术工人,从日本引进技术、设备和技师。1907年,湖南瓷业公司成功创烧出釉下五彩瓷。1915年,醴陵釉下五彩瓷斩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醴陵县陶瓷研究所组建成立,1983年更名为湖南省陶瓷研究所。陶研所的横空出世,让醴陵釉下五彩瓷重获新生,并成为全国知名的陶瓷科研院所,走出了吴寿祺、林家湖、唐汉初等陶瓷大师。其生产的陶瓷产品,成为国家礼品瓷蜚声中外。

岁月流转,匠心永恒。醴陵市县域经济发展,正需要陶瓷匠人擦亮品牌。走进陶研所,这里的大师们每天都在潜心创作。陶研所已经成为集陶瓷检测研发、展示交流和教育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主要围绕产业共性问题和产业链的空白区域,开展材料创新、工艺创新、设计创新。陶瓷产品不只是传统观念的锅碗瓢盆。在一代代醴陵“瓷人”的钻研努力下,醴陵陶瓷除了在生活器皿和艺术作品方面大显身手,在先进陶瓷、电瓷等工业技术上也大有作为。2022年,全市规模陶瓷企业产值405.8亿元,年出口约30.7亿元。

参观中,一位陶瓷非遗传承人对笔者感慨:“这一行,需要坐冷板凳。”目前来看,从事陶瓷工艺的年轻人偏少,现代陶瓷工艺的发扬,需要健全高技能人才评价激励制度,建立健全青年陶瓷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提高他们的职业荣誉感和获得感,进一步弘扬工匠精神,开辟陶瓷市场新蓝海。

(一审:夏博 二审:卢小伟 三审:蒋玉青)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