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花功夫”种田,早稻“丰”景独好

2023-07-25 17:49:11 [责编:唐卓婧]
字体:【

——看岳阳市屈原管理区如何提升水稻单产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磊 通讯员 罗姣

盛夏时节,岳阳市屈原管理区早稻收割如火如荼,收割机来回穿梭,一派丰收景象。近日,国家统计局汨罗调查队在河市镇古罗城村随机测产,测得亩产1220斤,同比提升140斤。

今年,屈原管理区围绕“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要求,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全省率先实施全域水稻单产提升行动,优品种、优品质、优模式、优品牌,力促3年内全域水稻相较2022年亩均增产100斤。

选好种、育好秧、插好禾、施好肥、收好谷、储好粮——

“六部曲”成为农户“种地经”

高标准农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支撑和保障。

屈原管理区河市镇高标准万亩综合示范片,今年早稻亩产1010斤。

这是该区打造的全年单产提升示范片之一。

按照“一年办点示范、两年扩大推广、三年全域增产”的思路,屈原管理区建设S210带、尚磊路带、禾沉路带、工业大道带以及营田镇义南村、河市镇三和村、凤凰乡河泊潭村“四带三片”全年单产提升区,打造3个万亩示范片、5个千亩示范片,统一品种、统一机抛机插、统一防治。

该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李羽翔介绍,以示范片、示范点的创建,强化“以点带面”引领作用,力争2025年底实现全区水稻单产较2022年提升100斤、亩均增收100元、化肥农药减量10%以上。

要种好粮,作为农业“芯片”的良种必不可少。

屈原管理区实施“做优做强”稻米产业工程,创建高档优质稻基地,推广米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优质稻品种。

为选出最适合当地环境的水稻品种,惠众粮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阳岳球专门拿出20余亩地,进行品种测评实验。

阳岳球共种植8个品种的水稻,品种为垦优1683、中早35、中早39的水稻亩产分别达1100、1050、1050斤,明年将大范围推广种植。

秧好一半禾,健壮、整齐、均匀的秧苗是提高单产的关键。谈起今年引进的“把种播在纸上、把秧育在棉上”的印刷播种育秧新技术,屈原鸿运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朱运武很是兴奋。

“泥地上,最底层用微膜作隔离带,上垫一层绒布作基底,再摊上垫棉。将沾上稻种的卷纸平铺在垫棉上,盖上0.5厘米营养土,就完成播种过程。” 朱运武说,硬盘育秧一般每亩需10斤种子,印刷播种只需4至5斤,且印刷育秧省工省时,秧苗分离更易,对根须损害小。

选好种、育好秧、插好禾、施好肥、收好谷、储好粮,在屈原管理区,“六部曲”成为农户“种地经”。

从“靠天吃饭”,到规模化种植、科学化管理,屈原管理区依靠科技赋能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粮食增产潜力不断释放。

两口子、100亩地、年收入10万元——

“211”家庭农场绘就田间油画

示范片以“面积”取胜,“211”家庭农场则以“精美”出圈。

“211”即两口子、100亩地、年收入10万元。河市镇古罗城村林林家庭农场稻田,稻谷金黄、颗粒饱满,收割机来回作业,白鹭翩翩起舞,犹如一幅田间油画。

“连片种植早稻160多亩,亩产较去年提升200斤。”28岁的林林和妻子经营的农场完全实现机械化作业,从品种选择、合理密植、机抛机插,到精准施肥减氮、适度规模经营,每一环节都做到精细管理。

像这样的家庭农场,屈原管理区共培育7个。

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为实施主体,农户间土地界限被打破,农机具作用得以最大限度发挥。

屈原管理区推出水稻单产提升行动奖补方案,激励大户精细种植,并加快建设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推动“小户”向“大户”托管,推行代耕、代育秧、代插(抛)秧、代防治病虫、代施肥、代收割、代烘干、代储运“八代”全程社会化服务。

走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屈原观测试验站,湿度、地温等田间实时数据清晰地在大屏幕上显示,帮助农户更精准地开展田间管理。

“全程机械化、智能化,将大数据应用到农业生产全过程,农民种田不再是难事。”惠众粮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阳岳球说。

营田镇荷花村,每一田块均设置一个有机肥凼,用于改良土壤、为稻谷生长提供养分;河市镇三和村,“两稻+两虾+一蛙”综合种养模式初见成效,每亩利润近3万元……

从粗放到精细、从传统到现代,屈原管理区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悄然转变,结出累累硕果。

该区今年种植早稻8.46万亩,预计产量达4.2万吨。全域水稻单产提升行动试点的4.5万亩早稻亩均产量约1010斤,较去年提升120斤。

屈原管理区党委书记向科军表示,该区将继续依托省农科院技术指导,从品种、育秧、移栽、施肥、收割、储量等生产环节入手,聚焦单产提升的薄弱环节,夯实粮食“压舱石”,为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贡献力量。

(一审:谢振华 二审:蒋俊 三审:王亚奇)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