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全面小康 探寻幸福秘诀

2021-09-16 11:12:08 [责编:唐卓婧]
字体:【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姚学文

9月15日,《女茶王善炒软黄金 1公斤6000元——保靖县吕洞山镇黄金村见闻》在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推出,历时两个多月的《走进乡村看小康》系列报道圆满收官。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解码全面小康、探寻幸福秘诀,湖南日报社14个市州分社的记者,顶着烈日酷暑,深入山寨村庄,用生动的故事、鲜活的视频、精美的照片,立体呈现三湘大地小康社会的五彩画卷。

发展产业,道路愈走愈宽广

地处张家界市永定区西部的三家馆村,过去因交通不便,缺乏产业,发展受限。高速公路通到村里后,该村大力发展莓茶产业。如今,全村种植莓茶2000多亩,成了远近闻名的“莓茶种植之乡”。2020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万元。

如何让村民生活更美好,真正实现小康?三家馆村给出的答案是,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不只是三家馆村如此,记者所到的村子,无不都是把产业放在发展首位。

在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不少地方都经历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事实证明,要全面实现小康,只能走“造血”之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产业。依靠产业带动,小康之路才能行稳致远。

透过这组报道,记者欣喜看到,一大批优质、特色、新兴产业和现代生产方式,正在广大农村蓬勃兴起。

浏阳市苏故村利用靠近省会城市的优势,大力发展民宿和乡村旅游,2020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600元,先后获评国家森林乡村、省级生态村、省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省卫生村等。衡阳县白石园村,2014年以前还是“稻谷+稻草”传统农业,其他产业一片空白。2015年,村里发展稻鱼稻鸭生态共养和乡村生态旅游,从田里淘金、山上赚银,村民收入节节攀升……

发展产业不能盲目,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种植、养殖、农旅等,百花齐放。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湖南最早农村支部的益阳市赫山区金家堤村,敢为人先,早在2011年,就流转全村40%的土地,试点蔬菜、水稻规模种植。如今,这里拥有生态农庄、农民专业合作社12家,2020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650元。

一个好带头人,胜过千万投资

桂阳县蓉峰村,过去由于班子不团结、不得力,村里经济发展不起来。2017年,在武汉信息传播学院当教师的肖峰辞职回家,高票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在肖峰为首的村支两委带领下,乡亲们撸起袖子加油干,通过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烤烟、水稻等,壮大集体经济,村民增收致富。2020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万元。2019年,这个村被评为郴州市文明村镇。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蓉峰村的变迁证明,小康路上,关键要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关键要有一个坚强的基层领导班子。“一个好带头人,胜过千千万万的投资。”有了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的“新农人”扎根乡村,乡村振兴才充满希望。

常宁市平安村,种植油茶树有1700多年历史。然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当地人守着一片“摇钱树”却过着穷日子。近年来,在村党支部带领下,开展品种改良,搞加工、做旅游,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油茶林变成村民的“摇钱树”。2020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万元。

雪峰山腹地的溆浦县金中村,通过选优配强村支两委班子,发展多元产业,村集体经济年稳定收益在26万元以上,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近2万元。

岳阳市云溪区黄皋村,村支两委带领村民积极探索,流转土地种植艾叶、油茶,成立黄皋艾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盘龙山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等4个合作社,解决了近300名村民的就业问题。去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万元。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煎饼坊、陶艺坊、绣工坊、扎染坊、米酒坊、音乐坊……走进湘潭县乌石峰村,主题各异的“三十六坊”,令人耳目一新。打理“三十六坊”的,就是村里的妇女。以前一群围着灶台转的“堂客”们,摇身一变,成为发展产业的“行家里手”,煎饼子、做陶艺、搞管理,风生水起。“以前农闲时就是打打麻将,张家长、李家短,扯闲白;现在忙起来没有时间搞这些空头路了。”提起今昔变化,乌石峰村的妇女咯咯笑个不停。2020年,乌石峰村旅游营业收入超8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万元,跻身全国文明村、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奔小康,必须激发村民的激情和热情,提振村民的精气神。

偏远落后的新邵县清水村,如今成了全国生态文化村、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成功的背后,是每个村民的共同付出。在清水村,家家户户门前挂着一块红色牌子——“星级文明户创建暨环境卫生评比牌”。评比牌上有每个家庭的专属二维码,微信一扫就能知道这户人家的文明考核情况。正是这种评比,激发了村民向上向善的内在动力。现在的清水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民都有使不完的劲,过去有“懒汉”之称的村民也争当义务工,在当地传为美谈。

临澧县蒋家村以前是省级贫困村。为了改变落后面貌,村里大胆推进“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广泛调动村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盘活闲置土地。同时出台举措,引导发展新兴产业,千亩李子、千亩罗汉果、千亩油茶等绿色产业快速崛起,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实现村民、合作社、村集体共同富裕。2017年该村整村脱贫,2020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万元,获评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

保护环境,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新田县东升村,海拔高,村里的土地曾被大家称为“三难地”,即难种、难管、难有收成。穷,曾是东升村的代名词。但这里生态环境好,土壤富硒。近年来,该村发挥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蔬菜种植,成为永州市首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之一。村民获得稳定收入,日子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村民明白,好生态是发展的“灵魂”,是大家的“金饭碗”。村民对村里一草一木,都像宝贝一样守护着。

生态价值在不少村庄长期被忽视。但现在,依靠好生态过上好日子、走上小康路的村庄越来越多,村民从内心深处懂得,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邵阳县福林村煤矿资源丰富,曾是当地重点产煤村。因过度开采,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部分村民患上尘肺病。当地政府痛定思痛,关闭村里所有煤矿,退矿还林,发展果树种植和生态旅游,村民从矿工变为果农。2020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1.4万元。

株洲市石峰区大冲村地处长株潭“绿心”保护区核心地带。该村围绕乡村振兴,深度挖掘文旅资源,加快乡村产业发展,狠抓美丽乡村建设,村容村貌变美了,村风民风变好了。保护“绿心”的同时,村民吃上“生态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近4万元。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