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起就业桥 闯出脱贫路

2019-12-04 17:30:49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沈礼]
字体:【

通讯员 马利 朱传勇

湖南日报记者 刘燕娟

11月28日,津市市药山镇杨坝垱村村民李和香一早准备妥当,来到家门口的一家公司上班。

杨坝垱村是一个省级贫困村,全村有63户贫困户的家庭成员像李和香一样,在该公司务工并实现了全家脱贫。而该公司作为“吸纳贫困劳动力较多的企业”,政府不仅给予5万元奖励,还兑现了岗位补贴。

近年来,津市市立足“三给”(给技能、给平台、给机制)推进就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为贫困户家庭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进而摘帽脱贫,提供了重要保障。

给技能,立足“授人以渔”

47岁的施敏是毛里湖镇七星村贫困户,几年前摔断了腿,丧失了劳动能力,使本来就贫困的生活雪上加霜。

在市扶贫办、市就业处的帮扶下,施敏参加了养老护理员培训班。培训结束后,他应聘到一家家政服务公司工作,包吃包住,每月工资2400元。施敏说:“是就业培训让我有了一技之长,过上了有固定收入、有体面生活的日子,我要感谢党的好政策。”

在津市,因技能培训走上工作岗位的贫困劳动力,每年有200多人。该市还根据扶贫产业落地情况,因地制宜对贫困劳动力开展生产技术培训。今年,仅参加藠果种植、稻虾共生技术培训的贫困人口就有274人。

据统计,2017年以来,全市共举办劳动技能和生产技术培训班35期,参训贫困劳动力达2495人次。培训均由政府“买单”,考核合格者可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证,还可到与政府部门签约的用人单位工作。目前,签约的家政服务公司就有4家,基本能满足该类培训人员的就业意愿。

给平台,派发就业岗位

药山镇药山村是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村。今年春节前夕,全村贫困户都收到了厚厚的一本书——《药山村脱贫攻坚新春就业扶贫招聘信息》。该书对津市27家规模企业整体情况及用工需求、入职待遇、招工联系方式等进行了详细介绍,便于贫困劳动力全面掌握就业信息。

6月26日,“药山村2019年就业扶贫现场招聘会”举办,9家企业现场招聘,接待咨询160余人,有32人达成就业意向,5人当场签订了就业合同。

药山村的就业扶贫活动,只是津市推动贫困劳动力就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市通过开展“扶贫日现场招聘会”“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一系列活动,为贫困劳动力送岗。在互联网产业园还开辟了网络招聘常年通道,优先为贫困劳动力提供服务,今年,通过网络通道报名就业的贫困劳动力有86人。

为了使年龄大、文化低、无技能的贫困户能就地打工增收,该市设立了林木看护、道路维护、保洁绿化等一系列公益性岗位。目前,全市扶贫专岗共有109个,在岗人员年均增收6000元以上。同时,建立了市外用工信息库,为有意外出打工者提供方便。

给机制,广辟就业通道

以奖代补、岗位补贴、社保补贴……津市建立了一系列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奖补机制,以提高企业聘用贫困劳动力的积极性。

结合对“津市牛肉米粉”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品牌的开发利用,对贫困户经营牛肉米粉店6个月以上并吸纳2名以上贫困人口就业的,给予2万元创业补贴;吸纳5名以上贫困人口就业的,给予3万元创业补贴。对自主创业贫困户,将其纳入创业担保贷款范围,额度10万元至20万元,期限2年,财政全额贴息,且规定审贷期不准超过1个月。

为调动培训机构参与就业扶贫的积极性,该市出台了一系列补贴政策。对贫困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的机构,每培训1人,由政府给予500元至1500元不等的补贴。对B2驾驶证这类费用较多的培训,由就业处和后盾单位共同解决,确保培训机构正常收费不落空。

此外,对成功介绍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并跟踪服务12个月以上的就业服务机构,按每人3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对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按省外400元、省内200元、常德市内100元的标准给予交通补贴。仅今年,该市领取交通补贴的就有662人,补贴金额达20.24万元。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