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村:脱贫摘帽展新姿

2019-02-11 17:01:59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沈礼]
字体:【

湖南日报记者 奉永成

1月23日,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新晃侗族自治县华南村被授予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这是新晃侗族自治县唯一获此殊荣的乡村。

1月27日,记者来到华南村。冬日暖阳下,村民们脸上洋溢着笑容,一批批山货打包待运,依托电商平台销往城市餐桌……

一年前,华南村还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一年来,华南村在湖南日报社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奋力攻坚,通过设立“垃圾银行”,发展电商产业,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成功逆袭,不仅脱贫摘帽,还一举登上全省“美丽乡村”榜单。

除陋习换新颜——

“垃圾银行”变废为宝

春节临近,华南村回家过年的村民越来越多。

1月27日,村民吴日军从广东回到村里,在村口,他随手将烟头丢在地上,一旁的贫困户吴晓辉立即捡起来,放进就近的“垃圾银行”,并告诉吴日军,烟头放进“垃圾银行”就可变废为宝。吴日军听后,尴尬地搓搓手,羞红了脸。

华南村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村,全村1316人,80%以上为侗族;也是省级深度贫困村,至2017年底尚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3户397人。

去年3月,湖南日报社派出工作队驻村帮扶,走访中,工作队发现,华南村民风淳朴,但陈规陋习较多,乱扔垃圾的现象尤为突出。

工作队决定从破除陈规陋习,创建美丽乡村入手,“垃圾银行”应运而生。“垃圾银行”配合乡村清爽工程,与“道德模范评选”“文明卫生小组评选”“文明卫生家庭评选”等活动相互激励,建立兑换制度,引导村民将烟头、纸箱、矿泉水瓶、易拉罐等垃圾分类整理,存进“垃圾银行”,达到一定量后,可兑换米、面、油、洗衣粉等居家实用物资。

“垃圾银行”设立之初,一些村民并不配合。贫困户吴金梅习惯将垃圾扔到门前的水沟里,一个月下来,她存进“银行”的垃圾屈指可数,在当月的“文明卫生家庭评选”中,位于末位。看到其他村民家挂起了“文明卫生家庭”牌,还兑换了米、油等物资,吴金梅既羡慕又羞愧。第二个月,她不仅主动将自家垃圾分类存进“垃圾银行”,还当起了“垃圾银行”的宣传员。

“垃圾分类存‘银行’,我们村的环境卫生比城里还美。”吴金梅说。

山货出深山——

村民收入猛增长

“年前30只羊全部卖完了,纯收入超过1万元。”谈起去年的收入,华南村贫困户吴承林笑容满面。

拔穷根,发展产业是根本。“垃圾银行”破除了村民的陈旧思想,提振了村民的精气神,驻村工作队因势利导,制定华南村三年帮扶规划,成立华南村真诚种养专业合作社和怀化画眉有限责任公司,引导村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

贫困户吴从海带领儿子儿媳妇回村办起养鸡场,去年出售跑山鸡10000羽,纯利20余万元,全家荣获2018年新晃脱贫致富光荣户。

村里养殖能人姚沅桢原本在外开办养殖场,工作队动员其回村里发展,建设标准化黄牛养殖基地,每年可出栏地理标志产品——新晃黄牛150头,带动32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去年11月份,华南村的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产业路子对不对,市场说了算,为了防止丰产不丰收的情况发生,工作队创新探索出“节会+电商”模式,利用华南村“画眉鸟之乡”的优势,搭建节会和电商融合平台,助推山货出深山,走向市场。

新晃光芒电商与华南村真诚种养专业合作社“联姻”,利用“画眉鸟节”平台,推出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有力助推了华南村的农产品销售。去年,华南村线上销售农特产品近百万元,全村319户村民户均年增收3000余元。

扶技扶业——

“我要脱贫”

腊八节过后,华南村贫困户吴树辉越发忙碌。华南村生态环境好,村民们种植的无公害蔬菜很走俏,订单一直不断,吴树辉忙着打包发运。

吴树辉一家七口人,因缺少技术而致贫。去年,工作队邀请吴树辉参加种植和养殖培训班,掌握技术后,吴树辉积极发展养殖业,家庭年纯收入超过4万元,全家脱贫摘帽。

华南村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注重培育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外出务工的基本技能,支持贫困群众通过自己辛勤劳动脱贫致富,巩固脱贫成效。

村里还开发河道清淤、环卫保洁等生态公益性岗位,帮助贫困村民增加收入。65岁的贫困户吴日忠成为村里的环卫保洁工,全年纯收入超过1.5万元。

贫困户姚群英离异后,独自带着孩子生活,去年通过外出务工一举脱贫摘帽。

“我要脱贫!”

以前,贫困户这顶“帽子”,不少村民抢着戴,现在主动申请摘。

去年7月至9月,华南村包括吴树辉、吴日忠、姚群英在内的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陆续递交了申请书,自愿提前脱贫。去年底,全村整体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0.91%。

如今,在华南村行走,一幅环境整洁、风光旖旎、舒适宜居的现代新农村画卷徐徐展开在眼前:通村公路全面硬化,村容村貌干净整洁;孩子们在画眉广场、亲水平台追逐嬉戏,村民们在风雨桥上尽情斗鸟,幸福的华南村正进入春节模式。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