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变通不打折不走样 打出脱贫攻坚“翻身仗”

2018-07-16 15:26:45 [来源:省扶贫办] [责编:沈礼]
字体:【

娄底市原有贫困村498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4.3万人、贫困发生率15.36%,脱贫任务十分繁重,脱贫攻坚工作一度全省垫底。娄底市委市政府迎难而上、奋起直追,紧扣“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坚决执行政策不变通、不打折、不走样,打出一场漂亮“翻身仗”。2017年,全市156个贫困村实现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6.08%,脱贫攻坚工作在全省一类市州中综合评价为“好”,获评“2017年度脱贫攻坚先进市”;4个县市区及娄底经开区获评“2017年度脱贫攻坚先进县市区”。

抓实“两个服气”,做到一把标尺量到底

针对贫困户识别、退出两个重点环节,在评定时坚持一把标尺量到底,实现“两个服气”。即:纳入贫困户让其他人服气。坚持“应进则进”、从严监督,被民主评议为贫困家庭的,第一时间在全村醒目处进行公示。清退贫困户让当事人服气。坚持“应退则退”、以理服人,及时向被清退人呈送告知书,具体指明哪一条哪一项不符合要求,真正把政策讲清、把道理讲透,做好思想工作,并告知申诉办法。2017年,全市共清退21.02万人,新纳入11.14万人,没有出现群体上访和无理取闹现象。

抓牢“三层联系”,压实脱贫攻坚责任

建立“三层联系”制度,即:市委书记、市长与全市各乡镇党政正职直接联系,县市区党政正职与辖区内全部贫困村村支“两委”主要负责人直接联系,乡镇党政正职与辖区内所有贫困户直接联系。一是从上到下顺次压实责任。市委书记、市长带头与全市有扶贫开发任务的88个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建立直接联系,实行一月一汇报、重大问题随时汇报、重要问题迅速交办、办结情况及时报告制度。2017年,市委书记、市长共到乡镇指导督促脱贫攻坚工作107次。二是从下而上梯次解决问题。对较简单、属于乡镇职权范围的问题,由乡镇直接解决;对比较复杂、乡镇无法解决的问题,由县市区党政正职召集相关部门,联动研究解决;对特别复杂、事关全市大局的疑难问题,由市委书记、市长召集各级各部门协调解决。2017年,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55次会议,集中研究解决系列重大扶贫问题。三是上下联动合力提升实效。市县乡三级统筹做好脱贫攻坚的计划部署、项目实施、资金投放、人力调配等工作,积极推行党员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全覆盖、精准实施“一户一策”帮扶全覆盖、扎实推动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大力倡导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综合举措,及时互通脱贫致富信息和成功经验。

抓好“四项行动”,创新脱贫攻坚方式方法

一是开展“有事请找我”责任担当行动。将全市有扶贫开发任务的88个乡镇(街道)的领导班子成员姓名、职务、分工和联系方式等信息,在乡、村办公地点及娄底电视台、娄底日报等媒体公布,并制成卡片发放到村民小组和贫困户手中,确保贫困群众人人有人帮、事事有人办。2017年,全市乡镇领导干部共接受群众咨询35.8万人次,干部主动下访73.8万人次,帮助群众协调处理解决相关事项10.24万件。二是开展争当“脱贫致富带头人”行动。以村支“两委”换届为契机,将对党忠诚、公道正派、清正廉洁,且在种养、加工等方面有门路,脱贫致富思路开阔的党员选拔为支部书记,确立脱贫致富“领头羊”。该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密集涌现1080个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三是开展“人穷志不穷、脱贫靠自身”自强自立行动。坚持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在困难群众当中评选表彰一批勤劳致富模范、艰苦创业模范、勤俭持家模范、移风易俗模范,同时开展治惰、治懒、治愚、治脏、治赌“五治”活动,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改掉游手好闲的习气,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新华社等多家中央主流媒体对此作了宣传推介。四是开展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行动。市县乡三级共派出干部职工44022名参加结对帮扶,共结对帮扶贫困户150691户,把各级各单位及其干部职工的生产生活需要,与贫困群众可供输出的资源有机结合,采取优先采购贫困户生产的农产品、选聘贫困劳动力等方式拓宽贫困群众的稳定增收门路。2017年,建成村级电商扶贫服务站117个,开展就业培训25期,7817名贫困农村劳动力找到了就业岗位。

抓严“五大机制”,健全防止返贫长效机制

风险管控机制。对已经脱贫的对象,根据潜在返贫风险,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四个等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识,建立工作台账,全程跟踪管控。动态预警机制。加强脱贫对象动态管理,通过定期跟踪回访、返贫户个人申报等途径,及时掌握返贫情况。定期集中开展风险等级评定工作,对脱贫户家庭情况发生较大变化,影响风险等级的,随时调整风险等级。快速介入机制。对风险级别呈上升趋势的,提前介入、上下联动,详细了解风险上升的原因,及时采取措施,从源头上防止返贫。综合处置机制。对因病、因灾、因学等原因返贫的家庭,分别由相关部门牵头,引导慈善组织、志愿团体、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把返贫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2017年,全市先后排查出因灾、因病或其他原因而出现返贫风险对象共6000余人,其中大部分已得到有效处置。反馈提升机制。每一起返贫风险处置完毕后,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进行全面深入分析、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及时完善和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升返贫防范水平。(文/刘敏)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