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里开出最美的花

2018-07-04 11:26:51 [责编:沈礼]
字体:【

周火玲(中)在指导种植户识别病虫害。(资料图片) 通讯员 摄

华声在线7月4日讯(湖南日报记者 邹仪 通讯员 乐水旺 欧阳友忠)6月30日,风清气爽,宁远县水市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实验田里,皮肤黝黑的周火玲如同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正小心翼翼地给新引进的橘子树贴标签。

“别小看这几十亩实验田,每隔五六年,县里就会引进农产品新品种,这些品种在推广前都会在这里试种,只有试种成功,才会推广给农户。”周火玲解释。

一直以来,周火玲把这些实验田里的种子当宝贝,每天早中晚各巡察一次,除草、杀虫、施肥、观察植株……

周火玲,宁远县水市镇农业水利事务中心主任。20年来,他扎根在农技科研一线,脚踏热浪指导生产,满腿泥巴传授科技。尽管无比艰苦,仍乐在其中。当地农民送给他一个绰号——“泥腿子专家”。

他让湘春豆“多子多福”

大豆属于耐旱作物,宁远农村旱地比较多,因此这里一直有种植大豆的传统。但由于品种落后,平均亩产一度只有100公斤不到,村民的种植积极性不高。

2003年,宁远计划引进湖南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大豆栽培专家李小红开发的湘春豆13号、15号、26号等系列。周火玲负责全县湘春豆的示范推广和种子繁殖。

播种季节,耕地、施肥;开花结荚期,观察、除虫;收割季节,单位面积的株数,每株上的荚数,每荚的粒数和粒重,都要进行记录……最忙的时候,周火玲从早到晚都在实验田里,一天下来,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周火玲的努力没有白费,2006年,宁远大豆亩产由原来平均不到100公斤,提高到150公斤以上,增产超过50%。“相当于增加一半以上的种植面积,这可是个了不起的数字呢!”回忆起选种成功,周火玲至今还兴奋不已。

更令周火玲骄傲的是,2006年永州遭遇大旱,新品种大豆发挥了“救命稻草”的作用。

“2006年,永州遭遇重大旱情,秧苗大部分都死了,到了要改种的时候,大家都很愁。这个时候周火玲的豆种正好在推广,成了村民们‘救命稻草’,大部分的农户因为补种湘春豆弥补了水稻减产带来的损失。当年,宁远成了永州南边几个受灾县惟一没有受大损失的县。”宁远县农委总农艺师陈同旺说。

湘春豆得到大家认可后,种子如何留存又成了新的问题。因为大家发现,如果按照传统方法保存,发芽率太低,不到50%。为了让湘春豆“多子多福”,周火玲又一头扎进实验田,前前后后进行了30多次留种试验,将春繁留种改为秋繁留种,发芽率提高到70%。“这个数据还是太低。”周火玲介绍,“好的留种方法,发芽率应该在90%以上。”

怎么办?周火玲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终于有个偶然的机会,让他找到了破解难题的方法。有一次,他去弟弟家里,发现母亲是用簸箕晒种,结果这些种子发芽率很高。

最后,他经过反复实验得到证明:水泥地上晾晒导致脱水太快,种子发芽率不高。而改用簸箕晒种,发芽率提高到了90%以上。

他让家乡的土地流金淌银

周火玲1977年出生于宁远县水市镇水市村,曾目睹村里的叔伯们面对病虫害肆虐时的沮丧和无奈。因此,他打小就有一个想法,学好农业知识,帮村里人把地种好,让家乡的土地流金淌银。

农技领域的探索之路,注定辛苦且漫长,并且时刻有失败的风险。2010年,周火玲从农业局接到试种红心猕猴桃的任务。经过4年的试种,结果数量非常少而且质量很差。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问题是海拔太低造成的。看着4年的心血打了水漂,这个铁打的汉子第一次哭了。

困难和失败没有吓倒周火玲。“他经常自己悄悄地引进各种‘良种’回家种,失败了就总结教训,成功了就带领大家一起种;乡亲们从外带回的经济作物,也喜欢和他一起种。”水市镇紫源洞村贫困户蔡初明对周火玲很感激。去年,在周火玲的帮扶下,蔡初明种植湘春豆13号32亩,收入3.5万元。

2013年,周火玲接到省农业厅下达的“湘南丘陵红壤旱地花生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后,经常在盛夏的中午到实验田里观察记载花生的生理特征,一干就是三四个小时,因此多次中暑。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总结出的“换良种、提早种、统一播种标准”的高产集成技术,使得宁远花生亩产量提高了三分之一。后来很多乡亲都种上了这个品种,平均产值3000元/亩,当年就脱了贫。

随后,周火玲在县农委的支持下,开始农田轮作轮种技术的探索,首先是烟稻轮作,随后是水稻和黑木耳轮种技术,水田产值得到大幅提高。特别是去年开始的水稻和黑木耳轮种,每亩产值能净增1万元以上。他先后引导在水市镇各村成立了37个合作社,仅此一项,今年预计就能使水市镇各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至少增加200万元。

付出终有回报,周火玲的成绩获得了各方肯定,各种荣誉随之而来。2014年,周火玲获评湖南省“扎根基层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015年他主持的“烟稻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获得湖南省丰收计划奖三等奖;2017年,周火玲从全国50多万名基层农技人员中脱颖而出,获评农业部颁发的“全国最美农技员”。

他对乡亲们的问题有求必应

1997年,周火玲从常德农校毕业后回到家乡,水市镇周围的山山水水,成了他施展拳脚的舞台。他将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搬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时刻把农户装在心里,是周火玲留给身边同事和领导最深刻的印象。宁远县农委主任郑曦曾如此评价他:“难解的‘爱农情结’已深深地融入周火玲的生命中,农民的问题他几乎是有求必应。”

“国财,你家西瓜要记得除虫”“春祥,你家的蔬菜要赶快收了……”走在水市镇的街道上,不停有人跟周火玲打招呼,而他几乎清楚每个人家里种植农作物的具体情况。“为人热情,肯帮忙,很多时候他都是主动上门给我们提供技术支持。”水市镇紫源洞村村民陈国财说出了乡亲们对周火玲的一致评价。

2008年6月,水市镇水市村种粮大户唐义成,因为在资金周转上出了点问题,无奈中他找到了周火玲。当天,周火玲把手头仅有的2万元积蓄借给了唐义成,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后来,周火玲又指导他开展规模农业种植。2013年,唐义成被评为湖南省种粮大户。“火玲真是比我的亲人还要亲。”唐义成逢人便说。

在周火玲的指导和帮助下,很多农民都通过种植经济作物走上小康的道路,但他一家三口至今却仍挤在不到80平方米的单位宿舍里。记者在周火玲家里看到,家具都很旧了,电视机还是老式的显像管电视,屋里最多的是农技书和试验资料。

“火玲,趁着年轻,政策也允许赶快再生个娃吧。”6月30日,在周火玲家里,母亲看到他又念叨了起来。周火玲只有一个孩子,二孩政策放开后,家里人一直催着他再生一个。

“等这批橘子的试种完成之后再说。”每次回母亲家,周火玲总是用这句话搪塞。“实验数据我得盯着,要是带着问题推广给农户种植,那损失就大了。”周火玲偷偷告诉记者推迟生育二胎的原因。

在周火玲的书柜里,农技日记和数据记录叠起来超过了一米,这是他20年的心血结晶。他在其中一本日记的扉页上写着:“泥土里开出最美的花”。

记者手记

农村需要更多的周火玲

爱农、知农、哺农,这是周火玲20年工作的真实写照。和他一起走访,迎面而来的招呼声和充满敬意的眼神,让你不假思索就能得出一个结论:我们的农村、农业、农民需要周火玲这样的“泥腿子”专家,而且需要很多很多。

20年来,周火玲深耕农村、无私奉献,这源自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农业的喜爱。在采访中,我们能深刻感受到周火玲的淳朴情怀:“我就是想为大家做点实事,传递自己学到的知识、积累的经验、受过的教训,让家乡的土地年年丰收,让乡亲们能尽快富裕起来。”

目前,农业现代化滞后依然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短板,农业生产正处在由“粗放式发展”向“精细化耕作”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种背景下,周火玲这种具有专业知识、肯钻研业务、安心扎根农村的人显得弥足珍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实现“三农中国梦”需要更多像周火玲一样情系群众的农技人员。只有真正热爱农村、了解农村,把农民当亲人,才能更好地建设农村、发展农业、富裕农民。

焦点图